车载激光雷达光学镜片波长与结构的协同进化

2025-05-06 派大星

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,车载激光雷达(LiDAR)成为环境感知的核心传感器之一。其性能高度依赖于不同光学镜片的设计与制造,因此衍生出不同的结构类型(固定式与旋转式)的激光雷达,针对不同光学镜片选择也表现出差异化的技术要求。


 车载激光雷达光学镜片波长与结构的协同进化

(图源网络,侵删)


一、波长特性与镜片材料选择

在激光雷达的波长选择常见的应用波段为905nm与1550nm两个波段,以905nm激光雷达为例,在材料选择上905nm属于近红外波段,传统光学玻璃(如BK7、熔融石英)即可满足透光需求,其成本相对较低,从安全性考量,由于人眼视网膜对905nm敏感,因此在镜片设计上需严格控制激光功率,优先考虑光束扩散角与能量分布的优化。


 激埃特激光雷达BP905窄带滤光片

(激埃特激光雷达BP905窄带滤光片)

1550nm激光雷达,材料方面,1550nm属于中红外波段,普通玻璃透光率在此范围显著下降,因此需采用氟化钙(CaF₂)、硫系玻璃(如Ge-As-Se)或硅基材料,确保高透光率(>95%)满足需求,性能优势上1550nm对人眼更安全,允许更高功率输出,提升探测距离(可达300米以上),但材料成本与加工复杂度更高,这不断提高了其交期和制作时长。

 

二、固定式与旋转式结构对镜片设计的差异化需求

激光雷达的结构类型决定了光学镜片的动态性能与机械稳定性要求,一般分为固定式与旋转式结构激光雷达。固定式激光雷达(固态LiDAR)需满足广角覆盖需求,一般采用MEMS微振镜或光学相控阵(OPA)技术,且镜片需支持大视场角(如120°×25°),同时抑制像差。镜片为适应芯片级集成需微型化,非球面透镜与自由曲面镜片在此的应用广泛,以压缩光学系统体积。  


激埃特新加坡非球面透镜展品摄图

(激埃特新加坡非球面透镜展品摄图)


旋转式激光雷达(机械扫描式)需面临动态稳定性挑战,其旋转部件带来振动与离心力,镜片需具备高机械强度,并通过轻量化设计(如碳纤维框架)降低惯性影响,同时在抗环境老化方面,外露镜片需覆盖防水、防污镀膜,并采用高强度材料(如蓝宝石玻璃)抵御风沙磨损。  

 

三、光学镀膜:提升性能的核心工艺

光学镀膜是平衡透光率、耐用性与环境适应性的关键, 

1.抗反射镀膜(AR Coating):针对特定波长(如1550nm)优化,单层或多层镀膜可将镜片表面反射率降至0.5%以下,提升光能利用率。  

2. 环境防护镀膜:疏水镀膜(Hydrophobic Coating)可减少雨雪附着,防雾镀膜(Anti-Fog Coating)适应温差变化,确保全天候可靠性。  

3. 激光防护镀膜:高功率激光可能损伤镜片表面,通过硬质镀膜(如类金刚石涂层)提升耐高温与抗烧蚀能力。  

 激埃特雷达红外激光BP1550窄带滤光片

(激埃特雷达红外激光BP1550窄带滤光片


四、未来趋势:智能化与集成化镜片技术

1. 自适应光学镜片:动态调焦镜片(如液晶透镜)可根据探测场景实时调整焦距,兼顾远距高分辨率与近距广角覆盖。  

2. 多功能集成光学模组:将发射、接收镜片与滤光片集成于同一光学基底,减少组装误差并提升系统信噪比。  

3. 新材料探索:氮化硅(Si₃N₄)等高折射率材料可进一步缩小光学系统体积,同时兼容905nm与1550nm双波段设计。  

 

车载激光雷达光学镜片的设计需紧密围绕波长特性与结构类型展开,同时平衡性能、成本与可靠性。随着自动驾驶向L4/L5级迈进,光学镜片将朝着智能化、高环境鲁棒性的方向持续进化,成为推动LiDAR技术突破的关键载体。未来,新材料与镀膜工艺的创新,或将为激光雷达打开更广阔的应用场景。


电话咨询
邮件咨询
在线地图
QQ客服
Baidu
map